其他
坚守专业初心,浙大这位竺奖得主立志服务乡村振兴!
连续四年农业工程专业成绩第一
在国内外农业机器人大赛中屡获佳绩
他是大家眼中不折不扣的学霸
承担学生工作,志愿支教守望初心
他在照亮别人中收获成长
面对升学的选择
他坚持留在农业工程专业
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中
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
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
农业工程专业直博生
浙江大学2020年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
沈煜韬的故事
结缘农工,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
2017年毕业于浙江省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的沈煜韬,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。在大一专业确认中,选择了农业工程专业。在四年本科学习中,沈煜韬对农业工程专业的理解与感悟不断深入。
开始只是机缘巧合的选择,但勤奋努力的他很快就在学习中发现了农业工程专业的魅力。沈煜韬认为,农业工程专业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的交叉性。“农业工程专业涉及的工科知识广而杂,在学习农业工程专业的过程中,我有很多机会接触别的工科学科”,沈煜韬对工科原本就具有极大的学习兴趣,本专业的这一特点让他十分投入地涉猎各个工科领域,并且通过学习找出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。在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,沈煜韬将课堂所学灵活运用,竞赛、科研都游刃有余。
学无止境,农业工程专业为他打开了一扇丰富多彩的学习之窗,这是他对农业工程专业的热爱与日俱增的一个重要原因。本科学习结束后,沈煜韬选择本专业的直博,他希望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乡村振兴的使命中,农业工程已经成为他未来要坚持走下去的方向。
在浙大学习的这些年来,沈煜韬的成绩连续四年专业第一,在分享学习经验时,他谈到学习习惯因人而异,每位同学们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。沈煜韬坚持最久的一个学习习惯就是“今日事,今日毕”,他从来不把手头的任务拖到第二天才去动工。一篇大作业布置下来,沈煜韬会立马去做,至多一周就会完成任务。不仅如此,他还会去“返修”之前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,在学习到新的知识后再回头看自己之前的作业存在哪些问题,并及时跟进完善。这些习惯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高深之处,却在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中,让他不断取得佳绩。
竞赛点燃激情,愿做一粒“麦子”
农业机器人竞赛是农业工程专业的一个特色竞赛项目,沈煜韬在这项竞赛上收获颇丰。最开始他一心只想钻研科研,但很快他就被这个竞赛深深吸引。除去新奇有趣的实验,实验室全心全意为同学们付出的指导老师、留下来无私指导后辈的学长学姐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同学······无不让沈煜韬深受感动,也激励他在农业机器人竞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第一次参加竞赛时,包括沈煜韬在内的五名同学都没有任何经验,全凭兴趣走进实验室。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培训,实验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。别的参赛者一出现问题,解决不了,就想着放弃。但沈煜韬他们不同,一遇到问题几个人便废寝忘食地想办法解决,甚至在实验室探究到深夜。好几次,经过一夜的钻研后,他们终于有了突破,这是沈煜韬最兴奋的时刻,一夜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
“在竞赛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,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去克服。”面对困难,沈煜韬和时间赛跑,和自我竞争,一直在进步。如今,国内外竞赛成果斐然的沈煜韬选择继续留在俱乐部,做师弟师妹们的引路人。“这在我们实验室叫做‘麦子精神’,简单来说就是传承,把自己的精神传承给后来的人。”沈煜韬像之前引导他的老师、前辈们那样,做一粒“麦子”,让自己成为滋养这片土地的养分,去孕育更多的果实。
多次农业机器人竞赛,沈煜韬不仅获得了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机会,而且磨练了意志,培养了情怀。
初心无尘,做照亮周围的一束光
学业成绩如此优秀的沈煜韬,也十分热心公益事业,积极参加学生工作。他曾参与四门课共三百多个小时的朋辈辅学,并在党员一对一帮扶中帮扶了三名同学。三百多个小时的朋辈辅学,他从没有拉下一个小时,备课都有厚厚的一摞笔记;一对一帮扶中,他帮同学列举学习困难并一一解决······看到别人在自己的帮助下进步,让他感到无比自豪。沈煜韬愿意做自己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事情,在他看来,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奉献了多少。沈煜韬说,“很多时候,自己出色并不叫真正的出色,真正出色的人会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变好,做别人道路上的一束光。”
文字记者: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宋辰阳
图片来源于受访者本人
今日编辑: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许恒瑜
责任编辑:李灵